“苏超”“浙BA”火热出圈,骑行、登山、攀岩、飞盘等运动关注度日益提高,“跟着赛事去旅行”“票根经济”掀起消费热潮……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体育产业发展根基日益牢固、结构日渐优化、市场充满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不断提振体育消费,增强体育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意见》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学者。
丰富市场供给
眼下,江西的“赣超”足球联赛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每到周末,县全民健身中心和各中小学校绿茵场上都活跃着大批足球爱好者和观众,市民对足球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教体局负责人肖彬说,近年来,遂川县运动氛围浓厚,篮球、足球联赛广泛开展,运动器材、个性装备销售额逐年递增,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放眼全国,这样的景象并非个例。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1.6%的速度增长,2023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15%。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2020年至2023年居民体育消费总额增长超千亿元,体育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体育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能有效促进商旅文体健深度融合,对于提振消费信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实践,涌现出一批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生动案例。“跟着赛事品美食”“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丰富百姓日常生活,促进相关产业相互赋能、协同发展。
运动项目日益丰富,冰雪、山地、水上、陆地、航空等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方式。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十四五”末,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成为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强劲的细分领域。
在中国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郑志强看来,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意见》提出行业融合、区域协调、数字赋能等创新举措,将为体育消费扩容提质提供坚实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
体育产业活力加速释放的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
7月6日至9月2日,“浙BA”共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近92万人次,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0亿元。2024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飞盘、滑雪、越野跑等小众潮流运动兴起,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火热。
体育制造业服务千家万户。我国体育器械产品体系逐渐完备,基本满足了竞技体育、大众运动、运动康复等不同群体、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专业体育展会成为衔接体育产业供需、促进资源对接的关键纽带。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等重大展会上都专门设立了体育板块,促进产业资源对接,激发体育消费潜力。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介绍,推动体育制造、体育服务、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深度融合,围绕体育消费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丰富展览展示形式,举办各类研讨交流活动,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激发全民体育消费热情。
郑志强建议,应围绕《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体育产业链供给能力,实现供需匹配。相关部门的工作重心应向强化信息引导、维护市场公平和深化权益保护转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拓展体育产业链发展的战略纵深空间;围绕青少年、老年人、女性群体等新兴及重点人群创造有效体育需求,持续完善体育产品供给。
壮大经营主体
近年来,随着群众体育运动意愿增强,催生大量新兴业态,如健身服务、体育培训、户外运动、智能穿戴等,吸引资本和创业者涌入,经营主体数量呈阶梯式跃升。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1085.7万户增长至2024年底的5650.1万户。其中,体育类相关企业超72万户,其中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各类体育市场经营主体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Keep作为我国较早开始打造线上运动健身的品牌之一,在此过程中直接受益。”Keep运动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李东安告诉记者,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企业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进一步激发体育消费活力。
“壮大体育经营主体,不仅需要引导国有企业用好用足体育资源,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更要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聚焦细分领域形成龙头效应。”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白宇飞表示,通过灵活精准运用多种财税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小微型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推动形成大中型国有企业、龙头民营企业、小微特色企业齐头并进、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体育经营主体格局。
白宇飞建议,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技术,推动供需两端进行及时、深度、持久交互,为精准识别体育消费需求及其变化,提升体育产业整体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从草根赛事的蓬勃生长到智慧产业的创新突破,从单一消费到融合生态的构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随着《意见》各项举措落地见效,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的目标可期,体育产业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更精彩的篇章。(记者 常 理 林语晋)
篮球录像
篮球集锦
篮球新闻